胡昌明,男,江蘇昆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學、司法制度、實證法學。
主要社會兼職:北京市法學會法理學會理事。
主要研究和工作經歷: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博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后
曾任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法官
主要獲獎:
專著《法官裁判中案件的社會結構——以1060個刑事判決為樣本的實證分析》獲得錢端升法學研究獎、方德法治研究三等獎;
論文《法律適用公正的評價標準:法律、法理與社會標準的統一》,獲得京津滬渝法治論壇一等獎;
論文《追尋認真對待民意的司法——以法院裁判文書滿意度為例的實證分析》《中國法官職業滿意度考察——以2660份問卷文樣本的分析》《應然與實然:中國法官薪酬待遇研究——以2660份調查問卷為樣本的分析》分別獲得中國法學會第四屆、第十屆、第十二屆中國青年法學論壇一等獎、優秀獎和二等獎;
論文《民事案件調撤率的實證分析及規律適用》獲得中國調解高峰論壇二等獎。
五篇論文分別獲得法院系統學術討論會二等獎、優秀獎。
主要出版著作
1.專著:《法官裁判中案件的社會結構——以1060個刑事判決為樣本的實證分析》,社科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
2.《中國法官保障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版。
3.主編《法官實用寫作指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
4.主編:《裁判文書釋法說理方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版。
5.《法治藍皮書?法院信息化發展報告》(2018)(2019)(2020)副主編,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
6.主編《民事訴訟證據規定案例參考》,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版。
主要發表論文
1.《被告人身份差異對量刑的影響:基于1060份刑事判決的實證分析》,《清華法學》2018年第4期;
2.《法律實踐與規范的背離:基于聾啞人犯罪從寬量刑的實證檢驗》,《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
3.《應然與實然:中國法官薪酬待遇研究——以2660份調查問卷為樣本的分析》《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20年第1期。
4.《健全法官職業保障制度的價值與路徑——以新修訂的<法官法>為視角》,《法律適用》2019年第9期;
5.《中國基層法院司法滿意度考察——以民事裁判文書為對象的實證分析》,《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
6.《司法體制改革評估的衡量標準及方法》,《中國法律評論》,2018年第3期;
7.《中國智慧法院建設的成就與展望——以審判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為視角》《中國應用法學》2018年第2期;
8.《網絡隱私權的司法保護:侵權主任、標準及擔責方式》,《人權》2017年第3期;
9.《法律適用公正的評價標準:法律、法理與社會標準的統一》,《法學雜志》2015年增刊;
10.《中國法官職業滿意度考察——以2660份問卷文樣本的分析》,《中國法律評論》2015年第4期;
11.《路徑選擇:從法治建設到司法改革》,《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
12.《透視司法供給與民眾需求的張力——從“政法民聲熱線”出發的實證分析》,《法律適用》2013年第2期;
13.《社會結構因素對量刑影響的實證分析——以盜竊罪為例的案件社會學研究》,《法律適用》2011年第3期;
14.《計劃生育法律政策的負面影響》,蘇力主編,《法律和社會科學》(第五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15.《民事案件調撤率的實證分析及規律適用》,徐昕主編,《司法》第2輯,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6.《構建科學的審判管理機制》,《人民司法?應用》2011年第1期;
17.《關于審判監督程序中發現的虛假訴訟的調研報告》,載《法律適用》2008年第6期
18.Judicial Protection of Internet Privacy: Subject of Tort, Standard and Forms of Liability,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2017(04)
19.在《法治藍皮書》、《法院信息化發展報告》、《法治地方藍皮書》撰寫《中國司法改革四十年》《中國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評估報告》等調研報告多篇。
Email:huchangming@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