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紅,江蘇東海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1992年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荷蘭萊頓大學歐盟法專業法學碩士學位;2004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專業法學博士學位。1992年—2005年,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科研外事處副處長;2005年至今,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科研外事處處長、研究員、國際公法研究室主任。
蔣小紅研究員長期專注于歐盟法的研究,任中國歐盟法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她的研究領域還包括國際貿易救濟法、國際投資法、國際競爭法、國際爭端解決。近年來從事的研究主題涉及貿易與人權、國際投資與可持續發展、國際投資仲裁、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等。蔣小紅研究員曾主持并完成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科研項目“貿易救濟法的新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國情調研項目”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給中國企業帶來的影響“以及”國際貿易中的限制競爭行為及其規制“等中國社會科學院委托交辦的項目。另外,她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參與并完成外交部、商務部、國家藥監局等部門委托課題多項,涉及到《締結條約程序法》的修改、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對我國相關部門的影響等問題的研究。
蔣小紅研究員曾多次參與商務部、貿促會、行業協會組織的有關國際貿易和投資熱點法律問題和貿易糾紛案件的討論和咨詢工作,并為相關的出口企業和行業協會講授國際貿易法、歐盟對外貿易法等相關法律知識。通過這些活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中國的出口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服務,發揮學者智囊的作用,為維護國家利益作出貢獻。蔣小紅研究員曾赴瑞典隆德大學、荷蘭萊頓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修。
主要研究領域:歐盟法、國際貿易救濟法、國際投資法、國際競爭法、國際爭端解決。
主要社會兼職:任中國歐盟法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主要科研成果:
專著:
1.《歐共體反傾銷法與中歐貿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該書是中國國內較早系統研究歐盟反傾銷法的論著之一。獲得商務部2006年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三等獎;200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本書以歐共體法律體系為背景,深入論述了歐共體反傾銷法的歷史發展軌跡、立法淵源、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其他貿易保護措施法的關系、反傾銷實體法和程序法等問題,特別是重點論述了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政策,即反傾銷法中的非市場經濟問題。本書在全面理解歐共體反傾銷規則和客觀分析我國應對歐共體反傾銷現狀的基礎上,探求我國合法、理性應對歐共體反傾銷指控的法律對策并對未來如何減少和防止反傾銷指控提出了建議。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貿易救濟措施是保護國內產業的重要手段。本書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2.《歐盟對外貿易法與中歐貿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本書被推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2014年創新工程優秀專著。2018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本書是目前國內較為系統地研究歐盟對外貿易法的專著,是《歐共體反傾銷法與中歐貿易》的姊妹篇。作者認為,研究歐盟對外貿易法是研究歐盟法和國際法,特別是國際貿易法的一個極佳的入口,也為歐盟法和國際法的交叉研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范例。長期以來,歐盟法以歐洲經貿一體化為依托深入發展了現代國際法,對國際法的基礎制度和部門法產生了重大的建構效應。歐盟對外貿易法的研究涉及到國際貿易法、國際組織法、國際條約法、國際人權法等相關內容,將進一步促進對現代國際法的研究。
本書以歐盟對外貿易法為研究對象,以歐盟法律體系與WTO法律體系為研究背景,從自主性立法與契約性安排與實踐兩個方面,系統梳理了歐盟對外貿易法的主要內容,分析了歐盟對外貿易法中的主要規則,特別是重點分析了適用于中國的有關規則,闡釋其理論含義和實踐運作。在全面介紹和解析歐盟對外貿易法的基礎上分析了發展中歐經貿關系所存在的法律問題并提出了建議和對策。在闡述歐盟對外貿易法的主要規則中,考慮到歐盟法具有顯著的動態性和演進性的特點,特別是2009年底生效的《里斯本條約》給歐盟的對外貿易法律制度帶來了顯著的影響,本書強調了歐盟對外貿易法的新發展,有助于全面掌握歐盟對外貿易法的最新動態。書中對一些熱點問題,特別是涉及中國的貿易利益的問題,例如,非市場經濟問題、普惠制問題,原材料摩擦問題,貿易救濟糾紛問題,正在進行的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問題,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主編:
1.《開放的中國與國際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
2.《走向繁榮的國際法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
合著: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集注》,人民日報出版社1994年版;
2.《中國人權建設》,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涉外經濟貿易與投資》,中國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4.《中日企業破產法律制度比較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國際經濟法學》,中國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6.《國際法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7.《變化中的國際法:熱點與前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8.《ContemporaryChineseLaw》(英文),中國檢察出版社2009年版;
9.《結社:理論與實踐》(譯著),三聯書店2006年版;
10.《國際商事仲裁》(譯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11.《歐洲法律之路》(譯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主要論文:
1.《歐共體非市場經濟反傾銷規則研究》,《外國法譯評》2000年第4期;
2.《GATT/WTO在歐共體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劉海年、李林主編:《依法治國與法律體系構建》,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
3.《歐共體保障措施制度研究》,《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2002年第1卷;
4.《英國對表達自由權的保護與限制》,《歐洲法通訊》2003年第5輯;
5.《歐共體反補貼立法與實踐》,《法學評論》2003年第1期;
6.《試論WTO反傾銷協議的完善》,《環球法律評論》2004年冬季號;
7.《歐盟普惠制立法的最新發展及其影響》,《國際貿易》2006年1月號;
8.《歐盟對企業合并的法律監管》,《國際貿易》2006年第7期;
9.《通過公益訴訟,推動社會變革》,《環球法律評論》2006年第3期;
10.《反傾銷法中的公共利益問題考量》,《國際法研究》第1卷,2006年8月;
11.《9.11事件及其對國際法的挑戰》(譯文),《國際法研究》第1卷,2006年8月;
12.《論反壟斷法的私人實施機制》,載《反壟斷立法熱點問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獲得2012年國際法所優秀科研成果獎);
13.《論WTO法在歐盟法律體系中的地位》,載《依法治國與法律體系構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14.《匈牙利公民社會組織考察》,《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4期;
15.《里斯本條約》對歐盟對外貿易法律制度的影響》,《國際貿易》2010年第3期;
16.《歐盟掃除貿易壁壘的法律措施及對中國的啟示》,《國際法研究》第6卷;
17.《歐盟普惠制立法的最新發展及影響》,《國際貿易》2013年第3期;
18.《試析歐盟貿易救濟立法的最新發展》,《歐洲研究》2013年第6期(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國際法學》2014年第4期全文轉載);
19.《歐盟貿易政策與安全政策的糾結與碰撞》,《中央黨校學報》2015年第6期;
20.《解析歐盟對外貿易投資新政》,《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2月1日;
21.《芻議歐盟對外貿易法的主要特點》,《歐洲法律評論》2016年7月第1卷;
22.《中歐原材料糾紛的解決之道》,《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相關法律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9月版;
23.《貿易與人權的聯結》,《歐洲研究》2016年第5期;
24.《中國“非市場經濟待遇”之后傾銷的計算方法》,《國際法研究》2017年第4期;
25.《試論歐盟對外貿易政策中的人權目標》,《人權領域內的國際合作與中國視角》,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版;
26.《國際投資協定談判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11月28日;
27.《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國際法治》,載陳甦主編:《新時代法治發展的新面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28.《國際投資法的新發展》,《河北法學》2019年第3期;
29.《國際投資條約如何促進可持續發展》,《歐洲法律評論》2019年第4卷;
30.《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貿易和投資面臨的歐盟法風險及應對》,《歐亞經濟》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