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上饒市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 副研究員 國際私法研究室副主任
《國際法研究》編輯
手機:+86-15810516914 電郵:lawyerlee83@126.com
聯系地址: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北街15號,100720。
研究領域:國際私法、國際民事訴訟法、國際商事仲裁。
教育背景:
2000年9月至2009年6月就讀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先后獲法學學士(2004年)、碩士(2006年)、博士學位(2009年)。
2008年9月至11月,中國文化大學訪問學生。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社會兼職:
中國國際私法學會理事
主要成果目錄
一、著譯作
1. 《美國外國人侵權請求法研究》(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 《國際私法程序中禮讓的新作用》(譯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3. 《中國國際私法司法實踐研究(2001—2010)》(與黃進、杜煥芳等合著),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4. 《當代國際法研究》(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5. 《法學教育的中國模式》(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6. 《國際私法學的新發展》(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7. 《變動中的國際法:前沿與熱點》(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8. 《涉外民事訴訟管轄權問題研究》(參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二、論文、譯文
1. 《美國在國際多邊體制中的角色變遷及中國的應對》,載《超越陷阱——從中美貿易摩擦說起》,當代世界出版社2020年版。
2. 《論美國域外管轄:概念、實踐及中國因應》,載《國際法研究》2019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9年第4期摘編;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2019年第10期全文轉載。
3. 《論中國國有企業在美國民事訴訟中的國家豁免》,載《江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11期;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2019年第3期全文轉載。
4. 《論域外民事判決作為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證據》,載《國際法研究》2017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2018年第2期全文轉載。
5. 《境外仲裁機構在中國內地仲裁的法律問題研究》,載《環球法律評論》2016年第3期。
6. 《美國聯邦法院確認外國仲裁裁決的管轄權問題——以涉及中國政府的兩個案件為例》,載《國際法研究》2015年第3期。
7. 《馬航失聯索賠的法律適用》,載《中國審判》2014年第5期。
8. 《國際人權條約與美國法院的雙重標準》,載《人權》雜志2013年第5期。
9. 《中國國家財產在美國的執行豁免——以沃爾斯特夫婦訴中國工商銀行為例》,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
10. 《韓亞空難索賠官司怎么打》,載《經濟參考報》2013年7月30日。
11. 《國家豁免與訴諸法院之權利》,載《環球法律評論》2012年第6期。
12. 《美國<外國人侵權法令>介評》,載《月旦民商法雜志》2012年第3期。
13. 《美國<外國人侵權請求法>訴訟中的管轄權》,載《美國研究》2012年第1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國際法學》2012年第8期全文轉載。
14. 《診所法律教育:中國法律碩士培養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與冀祥德研究員合著),載《法學雜志》2011年第2期。
15. 《美國<外國人侵權請求法>的歷史發展》,載《國際法研究》2011年第4卷。
16. 《美國<外國人侵權請求法>訴訟中的法律選擇》,載《武大國際法評論》2010年第12卷。
17. 《一國兩制下我國區際刑事司法協助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武大國際法評論》2009年第9卷。
18. 《中國診所式法學教育的現狀與問題——學生的視角》,載日本《法律時報》2007年第79卷第2號。
19. 《論國際私法中定性的標準》,載《月旦民商法雜志》2008年6月第20期。
20. 《加拿大一公司訴四川省政府案》,載《中國審判》2008年第1期。
21. 《美國仲裁背景下的禁訴令制度》,載《商事仲裁》第4卷。
22. 《走向成熟的國際私法》,載《武大國際法評論》2006年第4卷。
23. 《仲裁的最低正當程序簡析》,載《商事仲裁》第1卷。
24. Chinese Judicial Practice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2006 (co-author), i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8, Issue 3, 2009.
25. 《訴權的行使與國際裁判管轄權》(合著),載The Quarterly Review of Corporation Law and Society 2007年第4卷第1號。
26. 《訴權的行使與國際民事訴訟管轄權》(與黃進教授合著),載《政治與法律》2007年第1期。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2007年第5期全文轉載。
27. 《中國法院對中韓貿易爭議的管轄權問題》(中、韓文本,與黃進教授合著),載《國際私法研究》(韓國國際私法學會)2007年12月第13卷。
28. 《2007年莫里斯訴中華人民共和國案述評》(與黃進教授合著),載《法學》2007年第9期;《人大復印資料(國際法學)》2007年第12期全文轉載。
29. 《2006年中國國際私法司法實踐述評》(與黃進教授合著),載《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2007年第10卷。
30. 《2005年中國國際私法司法實踐述評》(與黃進教授、杜煥芳合著),載《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2006年第9卷。
31. 《2004年中國國際私法司法實踐述評》(與黃進教授、杜煥芳合著),載《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2005年第8卷。該文同時收錄于孫南申、杜濤主編:《當代國際私法研究——21世紀的中國與國際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2. 《咨詢的醫學模式——告訴委托人壞消息》(Linda F. Smith著),載李傲、Pamela N. Phan編:《實踐型法律人才的培養——診所式法律教育的經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3. 《戴查坎迪博士到底在哪里——事實調查的故事》(Agata Syzpszak著),載李傲、Pamela N. Phan編:《實踐型法律人才的培養——診所式法律教育的經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4. 《歐盟理事會2003年11月27日關于婚姻事項及父母親責任事項的管轄權及判決的承認與執行并廢除第1347/2000號(歐共體)條例的第2201/2203號(歐共體條例)》(與鄒國勇合譯),載《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刊》2006年第9卷。
35. 《化外人相犯制度并不有損國家主權》,載《法學家茶座》2005年第9輯。
36. 《提升中國國際私法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徐光明合著),載《社會科學報》2007年11月8日。
37. 《診所式法律教育的起源和本土化》(與項焱教授合著),載《人民法院報》2005年1月14日。
三、研究報告
1. 《<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實施調研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度國情調研重點課題結項報告。
2. 《中國法院判決在域外的承認與執行》(與沈涓研究員等合著),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度國情調研重點課題結項報告。
四、科研項目
1.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青年項目“國際人權民事訴訟中的國家豁免問題研究” (已結項)。
2.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度重點課題“中國政府在美國訴訟的對策”(已結項)。
3.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度國情調研課題“《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實施”(已結項)。
4.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年度青年啟動基金課題“美國《外國人侵權請求法》研究”(已結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