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自強,湖北仙桃人?,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教育和工作經歷 1981年9月--1983年7月,在湖北省荊州地區財貿學校學習商業會計專業。1984年4月--1986年7月,工作之余勤勉自學高等院校法律專業課程,曾經參加全國高等教育法律專業自學考試,獲得哲學、政治經濟學、法理、普通邏輯、憲法、刑法等單項合格證書。1987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班學習民事訴訟法專業,1991年獲法學碩士學位。1989-199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公證司、辦公廳工作。1994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工作,重點研究民事訴訟法和證據法。2002年-2003年,赴英國倫敦大學高等法學院進修一年,任客座研究員。2006年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夏威夷大學法學院研究美國證據法。 主要研究領域:民事訴訟法、證據法 主要社會兼職:兼任全國民事訴訟法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執行行為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類: 個人專著 1、現代公證制度應用研究,葉自強著,全書約36.3萬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2、民事證據研究,葉自強著,全書約41萬字,法律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 本書曾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四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3、民事訴訟制度的變革,葉自強著,約39萬字,法律出版社2001年8月版。 4、民事證據研究,第二版,葉自強著,48萬字,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版。 5、中國民事訴訟法,葉自強著,43.9萬字,法律出版社2004年4月版。 6、舉證責任及其分配標準,葉自強著,19.8萬字,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 7民事證據研究,葉自強著,44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版。 8、民事訴訟法的新發展,葉自強著,21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9舉證責任,葉自強著,24.8萬字。法律出版社于2011年1月版。 10、法庭審判中的科學證據,葉自強著,22.8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1月版。 本書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資助。 與其他作者合著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通論,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李步云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6月版。 2、民事訴訟法通論,陳桂明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3、The Role of Law and Legel Institution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亞洲開發銀行項目。英文版,信春鷹、樊綱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版 4、依法治國與法律體系建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劉海年、李林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3月版。 5、發達國家訴訟制度,傅寬芝、葉自強著,時事出版社2001年版。 6、人身權與法治,王家福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1月版。 論文、文章類: 1、 “拉丁公證制度”初探,《法律學習與研究》,1989年第2期 2、我國公證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法學雜志》,1990年第3期 3、談談法國公證制度的特點,《河北法學》,1991年第5期 4、涉臺公證中的幾個法律問題,《現代法學》,1991年第4期 5、伊斯蘭國家民事審判組織的種類和特征,河北省法學會主辦《河北法學》,1991年第1期 6、臺灣公證法律制度的特點,《臺灣法研究學刊》1992年第1期 7、論非洲國家民事審判組織及其決案原則,河北省法學會主辦《河北法學》,1992年第2期 8、略論新民訴法對公證制度的完善,《法學雜志》,1992年第6期 9、淺議涉臺經濟公證,《法學雜志》,1992年第1期 10、遺囑繼承制度公證保護之比較研究,中國人民大學主辦《法學家》,1993年第3期 11、公證體制設置問題探討,《民商法論叢》第2卷,梁慧星主編,法律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12、羅森伯格的舉證責任分配理論,《外國法譯評》,1995年第2期,中國社科院法學所主辦 13、論公證書在民事實體法上的效力?!斗▽W家》,1995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主辦 14、英國民事訴訟的中間救濟及其瑕疵?!吨袊淌路s志》 1995年第4期 15、論既判力的本質?!斗▽W研究》,1995年第5期,中國社科院法學所主辦 16、民事訴訟遲延問題探討?!斗煽茖W》,1995年第6期,西北政法學院主辦 17、論民事訴訟的誠信原則?!吨袊淌路s志》,1996年 18、白玉杰訴郭志剛騰房糾紛案兩次終審判決的法理評析?!杜欣c研究》1996年第2期 19、司法認知論?!斗▽W研究》1996年第4期,中國社科院法學所主辦。 本文曾獲得中國法學會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20、論自認法則。寧夏社科院主辦《寧夏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 21、論民事訴訟的誠信原則,《檢察理論研究》,1996年第2期,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 22、民事訴訟觀念的變革及其實現機制,《法律科學》,1997年第1期,西北政法學院主辦 23、楊敏訴姚正祥濫用訴權賠償糾紛案,《判例與研究》1997年第2期 24、英國民事訴訟的改革,譯文,《民商法論叢》第6卷,梁慧星主編,法律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 25、論判決的既判力,《法學研究》,1997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主辦 26、舉證責任及其分配標準,《民商法論叢》第7卷,梁慧星主編,法律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27、法醫學鑒定體制比較研究,《中國刑事法雜志》,1998年 28、論推定法則,《訴訟法論叢》第2卷,陳光中、江偉主編,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29、審判公正與自由旁聽,《政治與法律》,1998年第3期,上海社會科學院主辦 30、法醫學鑒定體制比較研究,《中國刑事法雜志》,1998年第3期,最高人民檢察院理論研究所主辦 31、法醫鑒定體制的變革,《法學研究》,1999年第1期,中國社科院法學所主辦 32、從傳統自由心證到現代自由心證,《訴訟法論叢》第3卷,陳光中、江偉主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33、論程序法的獨特價值,《訴訟法論叢》第4卷,陳光中、江偉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34、反復鑒定問題研究,合著,《證據學論壇》第1卷,何家弘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35、舉證責任的確定性,《法學研究》,2001年第3期,中國社科院法學所主辦 36、論事實真實與法律真實,《人民法院報》"學者論壇",2001年8月3日 37、英美證明責任分層理論與我國證明責任概念,《環球法律評論》(季刊)2001年秋季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主辦 38、推定對舉證責任分擔的影響,《法學研究》2002年第3期,葉峰、葉自強合著,中國社科院法學所主辦 39、論判決理由,《湘江法律評論》,2000年第3期,湖南省湘潭大學主辦 40、舉證責任學說的歷史分析,《公法》,2003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院公法研究中心主辦 41、舉證責任的倒置與分割,《中國法學》,2004年第5期 42、秘密錄音的分類、證據資格和司法政策,《環球法律評論》(季刊),2005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主辦 43、放棄訴訟請求的理論、釋疑與立法建議,《環球法律評論》,2007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主辦 44、民事撤訴的理論、法律解釋與立法建議,《訴訟法學研究》第12卷,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年8月版 45、心理測試結論中有效與無證據資格的沖突,《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5期 本文獲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中心2012年度"法學研究優秀科研成果獎"。 46、論推定的根據,《河北法學》,2009年第11期 47、撤回公訴的法律解釋,中國法學網,2009年2月13日首發 48、我國舉證責任概念的模糊性問題,《證據科學》(中國政法大學主辦),2010年第6期 49、舉證責任倒置規則的構成要素與適用,《河北法學》,2011年第5期 50、論不可逾越的"柴爾線",《環球法律評論》,2012年第2期 51、遵循法治思維創新司法,北京日報理論周刊,2012年12月10日 52、我國普遍推廣心理測試技術的條件很不成熟,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2008年) 53、“測謊技術”運用需要嚴格的法律約束,北京日報理論周刊 ,2009年11月10日 54、親子關系推定的許可與禁止——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二條的評析,《政治與法律》(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所主辦),2013年08期 55、陪審制的分權機制與證據法的發展,《證據科學》,2014 年04期 56、駁行為責任和結果責任理論的兩個假定前提,《政治與法律》2015年第11期,作者:葉自強;葉蓁 57、“多次鑒定”的認知邏輯與制度設計,《財經法學》(中央財經大學主辦),2016年06期 58、反對技術偵查上的無政府主義,中國法學網,2016年03月16日 59、河南陪審團制的意義、局限性及改革設想,中國法學網,2016年03月16日 60、論多次鑒定的驅動機制與法律對策,《法治現代化研究》(南京師范大學主辦)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