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山東省寧陽縣人,生態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員,環境法學博士、博士后?!氨本┦邪倜▽W英才”(2017),“中國能源法研究會青年人才”(2020);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學分會委員(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法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理事)、北京市法律談判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能源法研究會理事。擔任中國環境報特約評論員,并于2018年獲“中國環境報優秀特約評論員”稱號。
研究領域: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2017年度優秀對策信息對策研究類三等獎”(2018年11月);論文《綠色消費促進型立法初探》獲“第十二屆法學家論壇征文獎”優秀獎(2018年1月);專著《可再生能源配額與相關法律制度研究》獲“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提名獎(2018年7月)。
研究工作經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后;曾在部委研究院及大型節能環保集團從事研究及法律事務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
獨著《可再生能源配額與相關法律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
參編著作6部。
◆論文
1.《中國自然與人文遺跡保護立法的現狀、反思與完善路徑》,載《河北法學》2020年第1期,2020年1月;
2.《加強鄉村遺跡保護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載《旗幟》2019年第10期,2019年10月;
3.《推進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環境執法》,載《紫光閣》2018年第12期,2018年12月;
4.《綠色消費法律體系的構建與完善》,載《中州學刊》2018年第4期,2018年4月;
8.《菲律賓的環境法典化及啟示》,載《中國人大》2018年第9期,2018年5月;
6.《健全綠色消費法規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載《紫光閣》2018年第4期,2018年4月;
7.《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的立法保障——兼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次審議稿)》,載《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8年第3期,2017年5月;
8.《公眾參與綠色低碳發展探析》,載《環境保護》2017年第20期,2017年10月;
9.《綠色低碳發展中的青年參與機制研究》,載《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年第5期,2017年9月;
10.《可再生能源經濟激勵政策立法研究——基于對國內外現狀的比較分析》,載《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2016年3月;
11.《綠色證書制度的國外經驗及啟示》,載《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總第40期),2014年3月;
12.《論國家索賠海洋生態損害的賠償責任》,載《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3期,2011年6月;
13.《論我國可再生能源法律體系的構建》,載《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
14.《美國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及其啟示——基于得克薩斯州的經驗分析》,載《清華法治論衡》第13輯,2010年6月;
15.《我國生物質發電行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載《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2期,2009年3月;
16.《環境法二元目的論應輔以程序優先的法治理念》,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2005年10月。
◆報紙文章:
1.《行政執法不妨因材施教》,《法制日報》2018年第11812期07版
2.《調動起經營者治污積極性》,《中國環境報》第7748期03版,2020年4月3日;
3.《“不走尋常路案件”的啟示》,《中國環境報》第7692期03 版,2020年1月8日;
4.《土壤污染立法應專章規定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中國環境報》第7059期03版,2017年6月26日;
5.《加大畜禽養殖扶持力度》,《中國環境報》第7063期03版,2017年6月30日;
6.《政府部門執法監管不能放松》,《中國環境報》第7076期03版,2017年7月19日;
7.《多舉措保障環境監測數據求真務實》,《中國環境報》第7106期03版,2017年8月30日;
8.《督促地方形成環保長效機制》,《中國環境報》第7098期03版,2017年8月18日;
9.《落實“黨政同責”需循序漸進》,《中國環境報》第7113期03版,2017年9月8日;
10.《包書皮沒必要硬性要求》,《中國教育報》,2017年9月14日;
11.《借鑒國外經驗 完善監測制度》,《中國環境報》第7116期03版,2017年9月13日;
12.《經濟損失不是減緩責任的理由》,《中國環境報》第7128期03版,2017年9月29日;
13.《在發展與保護之間尋找平衡點》,《中國環境報》第7138期03版,2017年10月20日;
14.《發揮“看得見的手”的作用》,《中國環境報》,2017年11月15日;
15.《嚴格環境執法 守護綠水青山》,《中國環境報》,2018年4月26日。
◆主持的代表性項目
1.2018年11月至今,主持司法部2018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環境法典編纂研究——以菲律賓的環境法典化為分析重點》;
2.2018年至今,參加劉洪巖研究員主持:中國社科院重大國情調研項目--《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地方法治建設研究——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視角》;
3.2018年至今,參加劉洪巖研究員主持:中國社科院創新項目--《生態文明新時代:環境法治的理論創新與實踐》;
4.2018-2019年,參加劉洪巖研究員主持--中國社科院與澳大利亞社科院合作研究項目“中澳極地遠洋漁業的法律保障研究”;
5.2018年,參加中宣部委托課題“改革開放四十年百縣(市/區)調查”項目。
6.主持2014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6批面上資助”項目:《低碳發展中的公眾參與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