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國際法所舉辦沙灘青年論壇之“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與涉外法治”專題。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劉小妹研究員主持,孫南翔副研究員、馬金星助理研究員主講,國際公法研究室主任蔣小紅研究員、國際經濟法研究室主任劉敬東研究員點評,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研究員、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翟國強研究員及兩所近3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論壇。

在主講環節,孫南翔副研究員以“涉外法治體系建設初探”為題進行分享。他指出,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與涉外法治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我國涉外法治體系建設應重視對國際公共產品的提供,解決好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二重價值問題,探索立法、行政、司法等的功能配置,并加強中國法域外適用法律體系建設。
馬金星助理研究員以“國際海上交通安全情勢變遷及法律保障研究”為題進行分享。他指出,國際海上交通是國家交通運輸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門,對一國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影響巨大。海上交通安全問題既是國內法問題,也是國際法問題。我國國內法應有效地將國際公約中有關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的制度吸納進來,依法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

在點評環節,莫紀宏所長指出,青年論壇的舉辦有利于兩所科研人員加強學術交流、共同進步。本次青年論壇的主題新穎、內容豐富,希望未來有更多的青年科研人員圍繞國內法治、涉外法治和國際法治等領域的重點、熱點議題展開思想交流。
蔣小紅研究員指出,海洋權益保護是我國統籌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重點領域。海上交通涉及國家安全、國防事務、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方方面面,未來可加強對海洋權益保護的精細化研究。
劉敬東研究員指出,涉外法治體系建設的目標不僅是規則對抗,也蘊含推動和實現國際合作的理念。除《反外國制裁法》等規則的分析,下一階段還應加強國際商事仲裁、國際商事調解等領域的研究。

在總結環節,翟國強副所長指出,涉外法治體系建設的研究正當其時。涉外法治體系建設的核心目的在于,依法合理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對于涉外法治體系建設的研究可更加全面,由此推動國內法治、涉外法治和國際法治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