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法律評論》為雙月刊,大16開本,每期192頁,約29萬字。每期定價人民幣40.00元,全年240元(含郵寄費)。 國內總發行:北京市報刊發行局。 國外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郵編:100044)。 讀者可通過全國郵局進行訂閱,零售也可以匯款至下列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3號樓華龍大廈A座1403室期刊運營中心;收款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期刊運營中心;電話:010-59366555、010-59366565。
1.本刊歡迎海內外專家學者獨立署名賜稿,網站投稿(http://www.globallawreview.org)或郵件投稿(glawreview@cass.org.cn)均可;請勿寄編輯部任何個人,以免影響審稿流程。 2.給本刊投稿時,請作者在正文外另附一頁詳細寫明作者真實姓名、職稱、單位、通訊地址、電郵地址和電話,正文中不出現作者信息以便匿名審稿。 3.外國人士的稿件若原文為外文,請附中文譯文,也可委托本刊代為翻譯。 4.來稿請附400字左右之中英文內容提要,英文標題,關鍵詞;注釋須完整、規范,符合本刊注釋體例。本刊不建議使用網絡資料。凡不符合本刊規范化要求的來稿,將視為不合格稿件。 5.本刊對所有來稿一律實行三審,匿名審稿。 6.投稿后三個月尚未接到本刊回應的,即為未采用稿;來稿不退。 7.為便于學術交流,本刊已加入國內相關學術期刊光盤版及數據庫,本刊不另行支付作者任何報酬,凡向本刊投稿者視為同意。
本刊誕生于1962年,乳名《法學研究資料》,專事譯介以前蘇聯為主的外國法學,然刊行不久便夭折于"文革"的疾風暴雨之中。1979年復刊,易名《法學譯叢》,1993年再度更名為《外國法譯評》,2001年最后定名為《環球法律評論》??麕滓?,折射出我國法律史的一段辛酸曲折而又進取日新的歷程。 1979年,嚴寒過后,萬物復蘇,民主法制的呼聲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鼓點響徹神州大地。本刊順勢乘風,以《法學譯叢》為名復刊,直接譯介外國法,歷經十五載,為我國的立法、司法、法學教育和研究事業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鑒的外國法文獻;繼以《外國法譯評》為號,從簡單翻譯外國法進入到譯評兼顧的時期。 本世紀初,我國已基本告別了無法可依的時代,國人也基本看清了外國法制的基本面,還努力深化對各主要國家法制的研究,關注其發展。為順應新形勢、新需求,本刊再度更名為《環球法律評論》。 本刊目前的宗旨是:比較研究中國法與外國法以及各國法之間的利弊得失,優劣高下,以便同仁悟取舍之正道,得法意之真髓。本刊既倡導宏觀的、體系的、基礎理論的比較研究,也注重微觀的、個別的、具體的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我們不僅要用中國法的眼光透視外國法,也要用外國法的眼光來透視中國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國際話語權越來越大。因此本刊將更加重視國際法。相應地,我們開辟了"主題研討"、"理論前沿"、"環球評論"、"國際法研究"等欄目。 經過數年努力,本刊已成為以研究外國法、比較法、國際法為重點和特色的法學核心期刊。洋為中用,是本刊的出發點和歸屬。我們研究比較法和外國法是為了中國法學和法律的發展。在重點研究外國法的同時,本刊將更加關注中國法學和法律的重點問題和特色問題。本刊的改進與發展,體現了與時俱進、順應潮流與需求的精神。 各位讀者、作者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和愛護本刊的朋友們,《環球法律評論》是大家的刊物,是全球法律人共同的園地。讓我們攜起手來,同心栽培,合力澆灌;讓民主和法治的幼苗在中國這片貧瘠但卻充滿生機、古老而又永葆青春的土地上長成參天大樹,盛開鮮艷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本刊特設以下欄目: 主題研討——集中研究焦點、熱點問題。 理論前沿——評介當代法學理論(包括法理學、比較法、法史學和部門法學在內)的熱點或者基本問題。 環球評論——提供國內外法學研究各個領域的最新動態和資料。 國際法研究——涵括有關國際法研究的各個領域。
電 話:010-64022194 郵 編:100720 地 址: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北街15號 聯系人:田夫 E-mail:glawreview@cass.or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