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暨"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
2013年11月16至17日,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暨"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國際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承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協辦。來自中國、芬蘭、法國、日本、新西蘭、墨西哥、新加坡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研討會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主持。中紀委駐中國社會科學院紀檢組組長張英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張英偉組長指出,防治腐敗是各國各地區面臨的共同任務,規范和制約公權力是反腐敗的核心環節,也是法治建設的重要目標。張英偉組長代表中國社科院黨組向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期望與會中外專家學者從理論研究與制度建設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見,在學術理論上取得更多成果,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反腐領域的國際合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李林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中國未來5-10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戰略部署,對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加強反腐治權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中外專家學者集聚北京,深入研討法治與反腐敗的理論、制度與實踐問題,交流國際和中國在法治反腐方面的經驗,推進彼此的互相學習和取長補短,加強和完善各自的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李林所長代表法學研究所向參加研討會的中外專家學者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與會中外學者圍繞"法治與反腐治權"這一主題,從歷史與現實、法律與文化、實體與程序、部門法與比較法等多個角度與層次對我國的反腐實踐與域外反腐經驗進行了深入探討。重點討論的議題包括:權力腐敗與依法治權的制度建設、立法腐敗的概念與形式、官員財產申報與公布制度、反腐治權與刑事法治、反腐案件中的偵查手段、證據運用與境外追贓機制、聯合國反腐公約與我國反腐治權制度體系的完善、憲法法院在反腐中的作用、公司治理與反腐敗等等。本次論壇恰逢十八屆三中全會剛剛召開,與會中外學者結合三中全會精神,對"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教授認為,新一輪的法治反腐序幕剛剛揭開,如何利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反腐治權是擺在每一位專家學者面前的時代主題和緊迫任務。出席本次研討會的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教授表示,"如何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了明確的思路,沿著這個思路走下去,中國依法治權、依法反腐的前景一定會很好"。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聯合黨委書記陳甦在研討會閉幕式上致辭。陳甦教授認為,本次研討會在"目標-手段-機制"一體化的論域中,對如何在中國建立有效的反腐機制、實現反腐的國家治理目標、滿足社會對反腐倡廉的期待,運用法治這一根本理念所連接的知識體系、制度經驗與技術方案,進行了廣泛、深入而且卓有成效的討論。他對研討會的成功舉行表示熱烈的祝賀,并期望與會中外專家學者繼續關注中國的反腐治權事業,關注中國的法治建設。
在"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的主持詞
尊敬的張英偉組長、張文顯會長、毛斯主席,尊敬的各位中外專家、與會來賓,大家上午好:
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法治論壇今天在華僑大廈召開了。在此,我謹代表此次論壇的承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向論壇的主辦方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協辦方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表示衷心感謝,并對今天與會的中外嘉賓表示熱烈歡迎。
自去年底中共召開十八大以來,"法治與反腐治權"已經成為黨和政府、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熱門話題,已經有11位部級干部在過去一年卓有成效的反腐工作中應聲落馬。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權力搞腐敗的行為已經越來越不得人心。剛剛結束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明確指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梢?,依靠制度、依靠法制來反腐治權已經成為當下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潮。更多>>>
在“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能參加“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研討會。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向此次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出席論壇的中外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走向廉潔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防治腐敗是各國各地區面臨的共同任務。伴隨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國家間交往日益密切,面對腐敗犯罪跨國境、智能化、隱蔽化發展的新趨勢,各國不斷加強交流與合作,彼此借鑒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反腐共同點越來越多,凝聚的共識越來越廣,《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國際公約才由此得以順利通過和生效。順應歷史和世界發展潮流,反腐敗已迎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時代!誠摯希望各位專家暢所欲言,從理論研究與制度建設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見,在學術理論上取得更多成果,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反腐領域的國際合作。
法治反腐是當今各國各地區反腐普遍采用的實際舉措,是各國人民經過反復實踐總結出來的有益經驗。規范和制約公權力是反腐敗的核心環節,也是法治建設的重要目標。法治是管束權力的利器,用法律可以清晰界定權力的邊界和運行程序,通過公正執法和司法有效保障權力得到有力監督,積極營造普遍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環境,權力才會正常規范運行,而不會偏離軌道走上腐敗的邪路。因此,《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將法治作為一項基本原則,要求“各締約國均應當根據本國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則,制定和執行或者堅持有效而協調的反腐敗政策?!蔽覈雅鷾始尤朐摴s,采取了大量措施推動《公約》實施并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始終保持懲處腐敗的高壓態勢,著力整治公眾反應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最近我們在全國開展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群眾對反腐敗的滿意度和信心度明顯上升,說明黨和政府反腐倡廉建設的努力得到了公眾的認可。更多>>>
在“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尊敬的張英偉組長,尊敬的迪第耶·毛斯主席,尊敬的基莫教授,尊敬的菲爾·馬薩扎主任,尊敬的張文顯教授,
尊敬的各位專家學者、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幾天前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中國未來5-10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戰略部署,對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和加強反腐治權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中外專家學者集聚北京,深入研討法治與反腐敗的理論、制度與實踐問題,交流國際和中國在法治反腐方面的經驗,推進彼此的互相學習和取長補短,加強和完善各自的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在此,請允許我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代表研討會的主辦方和承辦方,對參加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各位中外專家學者、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和執政黨高度重視反腐敗工作,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更加大了法治反腐、制度反腐的力度,中共三中全會把反腐治權列為未來改革的重要方面,明確提出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強調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更多>>>
在“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研討會上的主題發言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系列國際性法治論壇,已經成為中國學術界和國際法學界的一個品牌論壇。第一屆論壇由劉海年先生主持的時候我就參加了大會,到現在我已記不得參加了多少次了,每次會議都是一次思想的進步,每次會議也都在推動著中國法治建設的進程。
今年的法治論壇,以法治與反腐治權作為主題意義很大,這是一個反腐敗斗爭的前沿實踐問題,也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大理論問題。在就這個主題發言之前,我首先對本次論壇的舉行表示熱烈祝賀,也向各位代表,尤其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我們都知道,在世界范圍內,腐敗主要指的是權力腐敗,反腐敗主要是反對權力的腐敗。權力的腐敗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利用公共權力謀取私利,二是侵害公共利益和群眾利益。在學術界或者在中國反腐敗的實踐當中,我們可能對前者更為關注,而對損害公共利益和群眾利益,而個人可能沒有得到實際實惠的腐敗重視不夠。所以,我們要把兩者都要關注起來。當下中國權力腐敗已經成為侵害人權、損害公共利益,危害國家安全、社會和諧、公平正義和人民幸福的首位政治禍害,是人民群眾深惡痛絕,涉及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更多>>>
在“法治與反腐治權”國際研討會閉幕式上的致辭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中午好。
在一天半的時間里,我們就“法治與反腐治權”這一既有實踐性又有學理性的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而且卓有成效的討論。這次的會議主題就是一個很好的富有邏輯色彩的主題,既符合理論分析的邏輯,也符合實踐經驗的邏輯??梢哉f,這一會議主題的形成本身,其實也是對反腐這一期望、目標、經驗進行學理分析和實踐總結的結果。這一會議主題告訴我們:腐敗與權力相關,要有效地反對腐敗,必須治權,也就對權力本身的治理,防止權力濫用而形成腐敗。進而言之,權力治理有多種機制,其中最為長效的機制就是法治。所以,我們的會議是在“目標-手段-機制”一體化的論域中,對如何在中國建立有效的反腐機制、實現反腐的國家治理目標、滿足社會對反腐倡廉的期待,運用以法治這一根本理念所連接的知識體系、制度經驗與技術方案,就如何反腐治權展示我們的態度、表達我們的分析、提供我們的方案。從我們的會議討論重點來看,包括“法治在反腐敗中的地位和作用”、“部門法與反腐敗”、“司法制度與反腐敗”、“法治反腐的國際經驗”等,可以說,在法治機制的各個環節與層面,我們都能發現和運用可以用于反腐治權的理念支持、制度供給和技術保障。更多>>>